你怎么看待月嫂虐待婴儿这件事呢
我觉得应该出台相关法律,严惩月嫂虐待婴儿这种事件的发生。
一个婴儿的呱呱落地,是一位母亲怀胎十月,经历莫大的痛楚一朝分娩,更是一个家庭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带着父母的期盼亲友的祝愿。也随着现代生活的压力增加,许多新手母亲因为工作或者育儿经验不足,选择分娩后请月嫂帮忙照顾孩子,一些优秀的月嫂、育儿师给家庭减轻不少的负担,也让孩子的父母亲放心的将孩子交给月嫂照顾,但是也有一些人心肠恶毒,虐待婴儿,更有甚者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反正孩子不是自己的,只要他不哭他不闹,我省点事,给他吃点安眠药怎么了”,这是从一位月嫂的口中说出的,家长把孩子交给月嫂,不仅仅和月嫂是雇佣的关心,更是一种托付,对月嫂的信任,但是有的月嫂虐待儿童,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伤害孩子,这些行为多么令孩子的父母痛心啊,都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本来是想给孩子更好的条件,却无形中引狼入室将孩子托付给心怀不轨的人,虐待孩子,这让父母知道了也是多么难过心疼的啊。这样的行为实在令人气愤,对于孩子的伤害不可弥补,国家也应该严惩这种行为。
家政月嫂行业鱼目混珠,许多人没有专业的培训,有健康证就能上岗入职,门槛也低,但是这些事件的发生,还是警惕大家,在找月嫂时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月嫂的资质和技能,找比较大的公司好好进行挑选,或者现场进行面试,问一下相关的育儿知识,除此之外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建议新手妈妈们一定要签订合同,在合同上注明如有此类事情的发生,给予什么样的处罚和赔偿!就算再多的赔偿也不能弥补对孩子的伤害,所以国家还是要严惩这样的人!
如何看待大学生毕业做月嫂
我认为大学毕业生选择做月嫂是一个不错的职业,虽然地位不是很高也很辛苦,但做自己的事情能够挣到较高的薪水也是值得的。
高学历毕业去做月嫂,和之前大学生送外卖一样,或多或少都有些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起点与落点的差距、脑力与体力的分离,似乎成为这一内心芥蒂的来源。受传统的印象影响,人们往往认为做保姆、月嫂等家政服务似乎不比其它职业拥有更好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感。
大学生相对于中年月嫂,明显的优势就是文化素养高,接受能力强,育儿方式和理念也非常前卫。她们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更能拉近与雇主的距离。大学生能够紧跟潮流,玩转微博等社交媒体,P图也很在行,能满足雇主们晒娃的需求。
我们都知道,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很大,由于女性的工作年龄有限,很多企业不会招聘35岁以上的女性,所以月嫂行业成为她们工作的首选。
月嫂职业,涉及到一定的母婴知识,这可以丰富年轻女性的知识盲区,这对广大女性的婚后育儿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这个行业做得越久越吃香,反而不会因为年龄大了,让你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处境。
高校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求职变得更接地气,在放下“宁缺毋滥”的意识后,能够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既来之,则安之”,他们自身对这份职业的认同感,这份对职业和自我的尊重,其实也是对自身价值、对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刻理解,因而更加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