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最近是不是被各式各样的月嫂广告电话搞得头昏脑涨?上午刚接到一个“金牌月嫂随时待命”,下午又接到一个“特级护理打折促销”,新手爸妈们肯定一头雾水吧?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把其中的门道一一拆解给大家!
一、这些电话号码千万不要存!
去年我姐姐就吃了大亏,从电线杆小广告上抄了个电话,结果月嫂连尿不湿都不会换。后来报警才知道,那根本就是一个空壳公司!
三大雷区号码特征:
400开头却要转接:正规机构都有直拨分机
只说方言不讲普通话:专业客服必须双语服务
催着付定金:至少要见过月嫂本人才能交钱
(突然想起,上个月市场监督管理局刚端掉了一个假月嫂窝点,用的都是虚拟号码...)
二、接通电话这么问才靠谱
我闺蜜上个月差点被骗,电话里听起来挺正规,结果见面发现所谓的“培训基地”竟然是一个居民楼地下室!
电话筛查五必问:
"能看看你们的【母婴护理师资格证书】吗?"(要求视频展示带钢印的)
"月嫂有没有【乙肝检测报告】?"(必须半年内的)
"遇到新生儿呛奶怎么处理?"(正确答案要包含海姆立克法)
"能提供最近三个客户的【服务评价】吗?"(要求有具体日期)
"节假日工资怎么算?"(国家规定三倍工资别被忽悠)
三、全城比价表(附重点机构)
跑断腿整理出这份真实数据,注意!下面说的都是亲自验证过的信息:
机构类型平均报价隐形消费项特殊保障
连锁品牌15800/26天交通补贴七天无理由更换
社区老店12800/26天法定节假日赠送产后修复
医院合作点18800/26天特殊护理医生上门巡诊
(手机突然弹出新闻提醒:今年母婴服务投诉量同比上涨40%...)
四、合同里的文字游戏要当心
我同事去年签的合同看起来挺正规,结果条款里藏着“服务不满意可换人”,但要收30%服务费!这都是血泪教训啊...
签约前必查四条款:
服务内容明细(细化到每天做几次抚触)
意外责任划分(烫伤、摔伤等处理流程)
顶岗人员资质(必须同等级别月嫂)
解约赔偿标准(超过三天要全额退款)
说点得罪人的大实话
在母婴行业摸爬滚打十年,见过太多新手爸妈被“低价”幌子坑惨。去年有个客户为了便宜找的月嫂,结果把奶粉冲成米糊喂孩子,差点酿成大祸。
重点提醒三个事:
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能查机构资质(免费!)
要求月嫂出示【职业责任险保单】(关键时刻能救命)
别信“特价优惠最后一天”的鬼话(天天都是“最后一天”)
记住啊,找月嫂就像找对象,电话里聊得再好也得见面考察。那些不敢让你去培训基地实地看的,十有八九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