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胸脯)前日我在社区母婴室偶遇一位新手妈妈,她手持手机绕圈道:“接了十数个来电,报价从八千到三万不等,这不是在骗人吗!”这番话让我不禁拍胸,去年我曾帮表姐寻觅月嫂,那时我几乎把整个城市的服务电话翻了个遍,今日便与大家分享一二。

夜间宝宝啼哭电话忙线怎么办?

我闺蜜上周遭遇了不幸,凌晨一点孩子呛奶,脸色都变得发紫。她拨打某机构急救热线,月嫂通过视频指导:“让孩子趴在前臂上拍背,用纱布缠住手指清理口腔。”后来她才了解到,正规上门服务分为三级响应:

普通咨询(08:00-22:00)

视频指导(全天候在线)

紧急上门(城区30分钟必达)

(举例说明)朝阳区李姐的经历更是令人惊叹,她将服务短号设置为手机紧急联系人。上周她家孩子发烧,从打电话到月嫂敲门仅用了15分钟,这速度比外卖还快!

——————

电话沟通如何辨别真伪?

上周我陪同邻居打电话,对方一开口就吹嘘“十年护理经验”。我直接反驳:“照顾过几个早产儿?最近三个月的服务记录能查看吗?”对方支吾了半天才坦白。记住这三招:

要求视频连线查看月嫂证件

询问服务中断的应急预案

索要近三个月客户评价

(查阅通话记录)海淀区有一家机构非常实在,电话里直接发送电子合同。条款中用加粗字注明“服务不满三天全额退款”,这种敢于亮底牌的公司才值得信赖。

——————

报价单中的文字游戏??

我帮朋友比价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同一家公司不同分店的报价相差两千元!后来我弄明白了:

服务项目城区价郊区价隐形消费

基础护理128009800交通费另计

早产儿特护+6800+5200耗材自备

24小时陪护2倍价1.8倍价夜班补贴另算

关键在于!通州区有一家公司合同中隐藏着“法定节假日三倍工资”,签订合同后才意识到春节期间多付了五千多元!

——————

临时换人如何避免踩坑?

上个月我帮昌平区王姐**,原定月嫂突然发烧。机构急忙推荐了三个候选人:

带过三对双胞胎的刘姨(附带服务视频)

持有营养师证的李姐(展示月子餐作品集)

擅长小儿推拿的张阿姨(现场演示急救手法)

最后选择了擅长通乳的刘姨,成功解决了堵奶问题。记住要查看替补人员的岗前考核录像,朝阳区有一位宝妈就靠这招筛掉了一个笔试作弊者。

——————

上周我参观了一家机构的培训基地,结果发现月嫂们正在蒙眼考“纸尿裤盲穿”,要求20秒内完成并区分前后。主管老张直言不讳:“每月淘汰率15%,不管你干了多少年。”那些敢于将实时监控屏挂在大厅的机构,服务质量一定不会差。我认为,存再多电话不如掌握行规,懂得看合同条款的宝妈到哪都不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