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新手爸爸老张对着手机搜索记录发愁——他已经连续三天在凌晨搜索"新生儿吐奶应对方法"。媳妇剖腹产的伤口尚未愈合,怀里啼哭打嗝的婴儿让他焦虑不已。这类问题在宝妈群里并不罕见,去年宣政区母婴服务投诉量激增180%,其中六成**都与“速成月嫂”有关。
电话中的识妖镜
宣政区现在挂着月嫂培训招牌的机构至少五十家,但人社局备案的仅有九家。上周我陪同表妹考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家机构宣称“包拿国家证书”,但学员三次考试通过率仅为11%!接电话时应该这样询问才可靠:
?"培训使用的娃娃能否呼吸?"?(只有智能教具才能练习急救)
?"授课老师是否为医院退休的护士长?"?(去年有一家机构雇佣厨师教授护理)
?"考试不通过能免费重修几次?"?(正规机构至少提供三次机会)
重点来了!宣政中路那家“好孕妈妈”要牢记,区号+8188xxxx这个电话我已拨打五次。对方顾问张口就能说出授课老师的工号,甚至能远程调取教室监控录像。
实地考察的生命线
去年曾发生过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邻居报名了一个“离家近”的培训班,结果教室只有二十平米,十个人围着一个塑料娃娃练习。现在考察场地要关注三个细节:
?"急救教室是否配备心肺复苏警报器?"?(真正的设备会发出滴滴声)
?"消毒柜是否为医院同款?"?(家用小微波炉那种直接淘汰)
?"查看往期学员的实习记录?"?(没有三甲医院盖章的都是虚假)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朋友在宣政妇幼隔壁的机构培训,结业时需要在智能娃娃身上完成呛奶、发热、惊厥三项挑战。那个仿真娃娃价格昂贵,据说哭起来眼泪都能流。
个人踩坑心得
从事这个行业八年,我发现了一个真理:将收费标准印在宣**首页的,八成是可靠的。上个月接触到一个收费9800的培训班,课程表详细到每分钟,甚至教如何给早产儿换尿布分三种情况。相反,那些隐瞒收费的,十个有九个会在后期加钱。
实话实说:想入行至少要提前半年考察!宣政万达写字楼里的三家老牌机构,今年秋季班已经报满了。对了,记得查看往期学员的就业去向——能向和睦家这类医院输送学员的才是真正的实力!